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国宝鉴赏
  
离奇的嘉庆兵部大印失窃案发生在紫禁城至今无解
  
发布时间: 2025-10-24 来源: 阿斌说历史的   作者: 浏览次数:735次
------------------------------------------------------------------------------------------------------------

清朝中晚期发生过许多离奇的事件,许多事件即使再离奇也都有了结果,能查个水落石出。唯有嘉庆时期兵部大印失窃事件离奇到不可思议,事件中处处透着诡异,至今也没有结果,成为千古悬案。

这件事要从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初说起,也就是1820年的农历三月初八这天嘉庆去清东陵祭祖。清东陵距离北京一百多公里,来回得好几天,皇帝走到哪儿哪儿就是朝廷,随时随地处理政务。所以六部各部门抽调一些官员带着印信协助皇帝办公。 嘉庆刚走到昌平汤山,兵部奏报说:“皇上,不好了,兵部的行印丢了。不但印丢了,就连装印的匣子、钥匙以及钥匙牌一并丢失。” 这个消息把嘉庆给震惊住了,吓得寒毛直竖。六部除了兵部,其他部门的大印丢了他都不害怕,唯独兵部的大印万万不能丢。谁要是拿着兵部的印信调兵,半道把他这个皇帝给围剿了他都没地方说理去。 嘉庆急忙问:“在哪儿丢的?赶紧去找啊!” 兵部回答说:“是在京城库房丢的,实在是找不到才禀报皇上的。” 嘉庆大为恼火,立即下旨命步军统领衙门封锁京城,严密查访。同时命庄亲王绵课、大学士曹振镛、吏部尚书英和会同刑部锁拿兵部看守库房的有关人员进行严加审讯,一有消息立即上奏。

当然,丢印这样的重大事件也得处理一些责任人,从主管兵部的大学士到兵部尚书、左右侍郎撤职的撤职,降级的降级。 根据案情通报,兵部行印和各司的印信都装在一个大箱子里,存放在印信房。其它印都是铜制的,唯有兵部行印连同钥匙、钥匙牌是银制的。窃贼偷走了印,把装印的匣子扔在废旧公文堆上。 嘉庆不相信这套说辞:那么多印都在同一个大箱子里,窃贼为何只偷银印和银牌?仓促之间他还有时间把印匣扔到那么高的废纸堆上?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一定得查个水落石出。 先说说兵部大印是什么样的,兵部大印有两块,一块在京使用,称之为“堂印”;一块皇帝出行带着使用,称之为“行印”。丢失的这块就是不常用的行印。大印银制,印宽三寸三分, 厚一寸,刻有满汉文字,汉字是大篆。印的上方有一个两三寸高的手柄,又叫“银质直纽三台之印”。虽然是印制的,其实按照尺寸算也没多重,撑死了也就值几十两银子。

庄亲王绵课等人在兵部查了好几天都没有眉目,各部门互相推诿,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那么线索往上推,最后一次携带行印出去的时间是去年八月嘉庆去木兰围场,九月回来印信入库的程序。主管检验的主事何炳彝、庆禄都说亲手检验过,亲自封存入库的,敢拿脑袋担保。书吏鲍干也说两位大人检验封箱后由他送入的库房。办案人员对鲍干河看守库房的人员动用大刑也没人承认偷了行印。 想想也是,这些人在兵部上班,守卫森严,再穷也不会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去偷价值几十两银子的印。 直到四月初三嘉庆祭祖回来这案子也没查出任何线索。嘉庆非常不满,将绵课等办案大臣罚俸半年,各衙门派去协助办案的司员罚俸一年,令他们每天蹲在兵部,早去晚归,不准怠慢。 四月十六日,庄亲王绵课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他突然向嘉庆提出这案子他办不了,请求换人,给他定多大的罪都愿意承担。嘉庆不愿意,这案子就得你办,先行拔掉绵课顶戴上的花翎,大学士曹振镛、吏部尚书英和降级二品,限定在五月初五之前必须结案,否则罪责更重。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行印必须给找回来。

绵课没办法,抓住兵部中高级官员就往死里用刑,还真打出来了线索,书吏鲍干招供说行印是在去年木兰围场丢失的。去年八月二十八日秋围返回时负责保管行印的俞辉庭在帐篷里睡着了,半夜醒来发现行印被盗,他怕但罪责就没有声张,回京上交了一个备用印匣,并贿赂鲍干五十两银子,让他帮着打掩护。交印的时候主事何炳彝、庆禄根本没有开箱检验,直接让鲍干送入了库房。鲍干后来又买通看守库房的同僚,混入库房打开大箱子把空印匣扔到了废纸堆上,制造被盗的假象。 这一下真相大白,各单位皆大欢喜。这理由太充分了,大家都没责任,有罪的只是鲍干、俞辉庭这等低级小吏。尽管没有证据,可相关人员都像开了窍一样纷纷承认鲍干的说辞。俞辉庭:我确实在帐篷里把印弄丢了;何炳彝、庆禄:我们的确没有验视匣子里的行印;鲍干的同僚:他是给了我几吊酒钱混进了库房。 漏洞很大啊,我几千御林军看不住一个帐篷,小偷把那么大一个印匣子揣在怀里能走得出大营吗?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相信是真的,命直隶总督在丢印之处方圆百里范围进行明察暗访,查了几个月也没有任何结果。嘉庆在直隶提督的奏折上批示说:“这印大约是很难再找回来了。”然后(当年七月)嘉庆就驾崩了,这块行印在二百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再出现,成为清朝最大的悬案。

这件事史书鲜有记载,,只见于嘉庆时期袭封礼亲王的爱新觉罗·昭梿在《啸亭杂录》里有记载。 昭梿在《啸亭杂录》里对这件案子说了这样一段话:“或言有人觊觎非分,贿鲍姓者窃去,意存叵测,事未及发而谋败,诸大臣恐兴大狱,故借行帐中遗失消弭其事云。未匝月,有贵人父子相继暴殂,又将幼子私蓄他所,匿报有司,传言或非妄也。” 意思是有传言某人觊觎皇位,有非分之想,贿赂鲍干偷走了行印。夺位之事还没来得及进行就已经败露,众大臣害怕真相查出后会兴起大狱,因此就假借在秋围时被盗的理由来了结此案。 这个案子嘉庆没有杀任何人,只是降级、革职、流放,因为案子了结两个月后他就驾崩了,道光登基也就不了了之了。印是要赔偿的,嘉庆命兵部各级官员自己出钱又铸造了一枚。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嘉庆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中国国家艺术网    成功书画家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