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养生文化
  
色泽诱人的豆浆健脾养血补肾的滋养佳品!
  
发布时间: 2025-11-18 来源: 米花生活   作者: 浏览次数:168次
------------------------------------------------------------------------------------------------------------
当红豆的绵密、黑米的醇香、红皮花生的温润与红枣的甜糯相遇,打成一碗色泽诱人的酱红色豆浆,不仅是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更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养生盛宴。这碗融合了多种药食同源食材的豆浆,究竟藏着哪些食用功效?又该如何制作呢?下面为您一一揭晓。

一、食材解析:每一种都藏着“养生密码”

1. 红豆

红豆性平,味甘、酸,归心、脾经,素有“健脾祛湿第一豆”的美誉。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同时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营养,可健脾益气,改善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2. 黑米

黑米性温,味甘,归肾、脾经,是“黑五类”中的养生明星。其富含的花青素、维生素E和锌、铁等矿物质,能补肾益精、滋阴养血,常食可改善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还能滋养气血,让面色更红润。

3. 红皮花生

红皮花生(带红衣)性温,味甘,归肺、脾经,核心优势在于“补血养胃”。红衣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花生红衣色素,能促进血小板生成,提升气血水平;其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可滋养脾胃,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4. 红枣

红枣性温,味甘,归脾、胃、心经,是“天然维生素丸”。它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能补气养血、安神解郁,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还能调和诸味,让豆浆口感更香甜。

二、综合功效:一碗豆浆,多重滋养

将这四种食材搭配打成豆浆,功效相辅相成,堪称“健脾养血、补肾祛湿”的黄金组合:

- 健脾祛湿:红豆健脾,红皮花生养胃,二者协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加速湿气排出,改善身体困重、舌苔厚腻等湿症表现。

- 补肾养血:黑米补肾益精,红枣、红皮花生补血益气,共同滋养肾血,提升身体元气,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滋补。

- 增强免疫力:多种食材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能全面提升机体免疫力,让身体更具抵抗力。

- 养颜润肤:花青素、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可延缓皮肤衰老,让肌肤由内而外透出健康光泽。

三、详细食谱:在家轻松复刻酱红养生豆浆

材料准备

- 红豆:30克

- 黑米:20克

- 红皮花生(带衣):20克

- 红枣(去核):5-6颗

- 清水:800-1000毫升(根据喜好调整浓稠度)

- 冰糖或蜂蜜:适量(可选,红枣本身有甜味)

做法步骤

1. 提前浸泡:将红豆、黑米、红皮花生洗净,加入清水浸泡4-6小时(若时间紧张,可改用温水浸泡2小时,或直接用破壁机的“预约浸泡”功能);红枣去核,切成小块备用。

2. 混合打制:将浸泡好的红豆、黑米、红皮花生连同浸泡水(或换新鲜清水)一起倒入破壁机,加入红枣块,选择“豆浆”模式(或高速搅拌模式),搅打20-30分钟至细腻无渣。

3. 调味享用:打好的豆浆可根据口味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调味,搅拌均匀后即可趁热饮用;也可放凉后冷藏,口感更醇厚。

四、饮用小贴士

- 最佳时间:建议早餐时饮用,能快速补充营养,开启活力一天;或在下午茶时段喝一杯,缓解疲劳,补充能量。

- 搭配建议:可搭配全麦面包、鸡蛋,组成营养均衡的早餐;若追求更丰富的口感,还可在打好的豆浆中撒上少许熟黑芝麻,香气更浓郁。

-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者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喝太多增加脾胃负担;血糖偏高者可减少红枣用量,或不加糖,利用食材本身的甜味调味。

这碗酱红色的养生豆浆,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身体的“加油站”。每天花一点时间制作,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调理脾胃、滋养气血、补益肾气,让健康与美味同行。快动手试试,给身体来一场温柔的滋养吧!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豆浆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中国国家艺术网    成功书画家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