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5000文化网>>国宝鉴赏 |
 |
|
|
一天一件文物:战国早期曾侯乙鸟喙形铜器
|
|
发布时间:
2025-09-19
|
来源:
绵绵说史
作者: |
浏览次数:63次 |
------------------------------------------------------------------------------------------------------------ |
这不是战国尖头锤吗?跟今天的尖头锤一模一样啊!当然,要漂亮很多。 器高约 20 厘米,经检测其锡含量较一般铜器高,也就是说它的硬度较大,作锤子够格。
目前关于它的具体用途,尚无定论。虽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它就是铜锤,而且很可能是冬天用于凿冰的,但毕竟缺乏足够的证据。 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祭祀用具。 所以目前只是以它的独特形状来称呼它——鸟喙形铜器。
柄部细长,呈圆柱形,满饰精美的几何纹。纹饰线条纤细,简洁而富有韵律。 除纹饰外,柄部还铸有1列7字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这七字铭文在很多曾侯乙铜器上都可看到。 铭文的一些部分呈现出银白色。个人猜测铭文曾错银,但不确定。也可能是曾填充过什么物质。
有研究者指出,此处铭文采取的是独立铭文范的制作方法。也就是说,铭文有单独的泥范,与内范是分开制作的。内范预留铭文范的空间,之后将铭文范嵌入,组合成整体,再进行浇铸。 可以看到围绕铭文有一圈痕迹,就是铭文范与内范的交界处。而且可以看到,铭文周围纹饰是突然断开的。
上部造型显然是模仿有着又长又尖鸟喙的鸟首,长约 8 厘米,弧度优美,锐度逼人,闪着寒光,睥睨众生。
后端圆润的部分饰卷曲的线纹,两边各有一个叶片状凸起,犹如两只眼睛。 前端鸟喙部分饰几道排列整齐的几何纹,从不同的侧面汇集到喙尖。
此器出土时置于一件铜匜内。匜是盛水器,这也是推测此器为破冰锤的原因之一。 这件文物时间是战国早期,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曾侯乙墓,藏于湖北博物馆。
|
------------------------------------------------------------------------------------------------------------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曾侯乙鸟喙形铜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