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国宝鉴赏
  
勇决之剑-鱼肠剑
  
发布时间: 2025-09-18 来源: 小新星说史   作者: 浏览次数:147次
------------------------------------------------------------------------------------------------------------

专诸与鱼肠剑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刺客传奇之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为夺王位,委托屠户出身的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专诸将匕首藏于炙鱼腹中献食,趁吴王僚不备抽剑刺穿其铠甲,完成致命一击,自己亦当场殒命。这把因藏匿鱼腹而得名的"鱼肠剑",自此成为勇绝之剑的象征。其来历可追溯至铸剑大师欧冶子,他以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锻造出五把名剑,鱼肠剑正是其中之一,与湛卢、巨阙齐名。关于剑名由来,一说因其剑身纹理如烤鱼剥腹后曲折的鱼肠,另一说则强调其短小精悍、可藏鱼腹的特性。

龙泉宝剑厂承袭千年龙泉宝剑锻造技艺,根据这一传奇故事设计打造了一把小巧的鱼肠短剑,剑身采用千层钢夹钢工艺——以高碳钢为刃芯,柔铁为脊,经反复折叠锻打,形成流水缠结般的细密纹理,既还原了古籍中"蟠钢剑文似鱼肠"的记载,又赋予剑体刚柔并济的特性。这种复合结构使剑身具备了坚韧锋锐的特性,可轻松斩断草席,同时兼具耐锈耐腐性能。剑身研磨需历经28道传统工序,在特产的亮石上手工磨砺数日,方成就摄人心魄的锋芒和凛冽寒光。

外装设计则巧妙呼应历史典故。剑鞘精选珍珠鱼皮包裹,天然颗粒肌理如鳞片错落,暗合"鱼藏"意象;拔剑时仿佛再现专诸从鱼腹抽刃的经典瞬间。整剑全长不足尺余,重量轻盈却质感沉实,既复现了古代鱼肠剑"短小精悍"的特质,又保留了实用性与收藏价值。

传承龙泉宝剑锻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龙泉宝剑厂的锻制技艺浓缩了古法智慧。从选料到淬火,从镂刻到磨砺,每道工序皆由匠人精心制作完成,使这把鱼肠剑不仅是冷兵器文化的载体,更是"烈火与匠心对话"的结晶。当指尖抚过千层钢的流水纹与鱼皮鞘的光滑质感,跨越两千五百年的勇绝之气,仍在金属与皮革的碰撞中铮鸣不息。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鱼肠剑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中国国家艺术网    成功书画家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