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中医养生
  
不被眼病所困明目逍遥汤治各色眼底病老中医力荐!
  
发布时间: 2025-09-09 来源: 俞教授谈眼疾   作者: 浏览次数:567次
------------------------------------------------------------------------------------------------------------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俞兴源。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在眼科临床应用多年的经典方剂——明目逍遥汤。说起这个方子的前身"逍遥散",很多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它是中医调和肝脾的千古名方,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八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而在逍遥散基础上加减药材化裁而来的明目逍遥汤,更是成为了我们眼科医生治疗多种眼底病的得力助手。

在中医理论中,眼睛与五脏六腑都有密切关系。《灵枢》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其中,肝与目的关系最为密切——"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

现代人用眼过度、情绪压力大,易导致肝郁血虚,眼部得不到充足血液濡养,就会出现各种眼病。逍遥散恰好能针对这一病机,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使气血充足且能上注于目,从而改善眼部症状。

明目逍遥汤作用: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利湿,牡丹皮清热凉血,栀子清热除烦,菊花清肝明目,薄荷疏风清热,甘草调和诸药。

注:剂量供参考,具体需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这个方剂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了牡丹皮、栀子、菊花等药物,增强了清热凉血、养肝明目的功效,更适合眼科疾病治疗。

明目逍遥汤在眼科临床可应用的眼病广泛,主要包括:

视神经萎缩:明目逍遥汤可通过补益肝肾、化瘀通络的作用,控制视神经萎缩的发展,延缓视力的下降。特别是对儿童视神经萎缩和皮质盲的血虚肝郁型,经临床验证,疗效更为满意。

视网膜病变: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病变等,明目逍遥汤可营养视神经、视网膜,改善眼底微循环。视网膜水肿明显者可加车前子、茯苓;渗出难以吸收者常加海藻、昆布、夏枯草以软坚散结。

干眼症:中医认为"黑睛属肝",眼干、灼热、视物模糊多与肝血不足、阴虚不能濡养目窍有关。明目逍遥汤具有养血明目、清热化瘀等功效,对于肝血不足、肝火旺导致的干眼症具有缓解的作用。

视疲劳:现代人长时间用眼,容易"久视伤血",导致眼部气血耗损。明目逍遥汤通过补脾益气、疏通经络的功效,调和气血,减轻眼部疲劳感。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在控制眼压的基础上,明目逍遥汤可改善视神经的血供,营养视神经,保护视功能。

眼外伤:对于外伤后瘀血阻滞、经络不通所致的视力障碍,明目逍遥汤能发挥化瘀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促进眼部组织修复。

曾经有一位8岁的早产儿小朋友,在外院被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先天发育不良)。来看诊时,孩子发育迟缓、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兼先天不足"。

我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滋补肝肾,疏肝理气,佐以健脾益气。

开方如下: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甘草,熟地、川芎、五味子、枸杞子,同时兼服石斛夜光丸。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解决"肝郁",让气血能顺畅上行头目;川芎、当归活血补血,改善视神经乳头的微循环(血供增加),让气血直达眼部;白芍养血柔肝,与当归配伍增强补血力,且能缓肝急(避免肝郁化火伤目);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补后天以养先天(改善发育迟缓);薄荷轻清疏散,助柴胡疏肝,且能清头目(缓解眼部疲劳感,药性温和适合儿童);甘草调和诸药,缓和方中药物偏性,保护儿童娇嫩脏腑;熟地、枸杞子、五味子"补肝肾精血",为视神经提供充足营养。

经过长达6个月的调理,这位小患者的视力从0.1提升到了0.3,发育迟缓症状也有所减轻。这个病例展示了明目逍遥汤加减在儿童视神经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此方子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自行用药,尤其对于急性眼病(如急性青光眼发作)不能替代主要治疗。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对于脾胃虚寒者,应减少栀子、牡丹皮用量(因苦寒伤胃),阳虚者可加桂枝。

明目逍遥汤在眼科临床中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相关的视神经萎缩、皮质盲、球后视神经炎等疾病,尤其适用于伴有情绪异常、胁肋胀痛、头晕等全身症状的患者。

临床需根据不同证型加减配伍,如肝肾亏虚加补益肝肾药,外伤血瘀加活血通络药,儿童患者兼顾先天/后天不足调补。

希望通过这篇介绍,能让大家了解这个中医治疗眼病的有效方剂。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眼病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祝大家眼睛健康,明亮看世界!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眼病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中国国家艺术网    成功书画家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