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许多军人甚至未曾见过皇帝。因此,在军队的指挥体系中,军人仅按级别服从上级的命令。如果上级命令需要越级指挥,必须亲眼见到皇帝的授印方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君主发明了虎符这一元素,以确保命令的准确性与权威性。虎符由两片合并而成,象征着高级别的军印。一半由皇帝掌管,另一半则交由将领。每当皇帝调动军队时,这两半虎符必须结合在一起,以证明命令的真实性,确保皇帝的指令能够生效。这一系统有效地防止了个人的专断和因叛乱而随意调兵的行为。
.jpg)
从这一点来看,虎符的制作过程无疑是相当复杂的。在兵符制作完成后,原有的模具必须被摧毁,以避免任何伪造行为的发生。在虎符尚未出现之前,各地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军队,且可以随意调动,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基本被架空的局面。秦国深知这一教训,便采用虎符来调兵,这也是中央集权的一种体现。
.jpg)
然而,得到虎符并不能随便调动军队,因为它的使用需要配合盖有御玺的诏书。虎符作为皇帝的象征,代表着最高的权力。而对于普通士兵而言,他们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一睹皇帝的真面目。士兵听命于将军,而将军则服从于皇帝,这就如同现代公司管理结构一般,普通员工很难有机会直接见到总裁,通常只需听从部门经理的指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jpg)
因而,我们在影视作品或文学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皇帝亲自前往前线,却无法调动士兵,反倒是军队的将领一句话就让士兵们迅速整装待发,场面显得十分尴尬。这并不是因为士兵不听命令,也不是将军胸怀不轨,而是众人根本不认识面前的这位“老家伙”就是皇帝,怎能轻易听命? 诏书必须详细说明调动多少部队、由谁指挥、目的是什么,以及作战时间。而仅仅拥有虎符是无法真正调动军队的。在操作中,还需配备竹使,竹使与虎符及诏书相伴,带着这些信物去寻找负责粮草、冬衣、马匹和草料的官员,并同他们一起携带后勤物资,以确保军队的正常出行。
.jpg)
更为重要的是,国宝的古籍中提到,虎符的发展与今天的密码学密切相关。虎符的背面有着不规则的凸起,就算你曾见过虎符的样子,也绝对无法复制其独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