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玉器奇石
  
走读南浔:“原味”古镇不难寻
  
发布时间: 2024-12-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浏览次数:3591次
------------------------------------------------------------------------------------------------------------
朝暾初露,氤氲河道间偶有小篷船穿行而过,两岸的石阶小码头上,阿婆淘米浣洗,开启一天的生活。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770多岁的南浔古镇就在这熹微晨光中醒来。

64岁的翁丽美早早出门,到一公里外的菜市场采购食材。她和丈夫利用自家老宅经营餐馆和民宿,正值暑期旺季,忙得不亦乐乎,“游客冲着我家的私房菜而来,更是奔着‘原汁原味’的古镇而来”。

“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灰瓦白墙、淼淼水波,初看南浔古镇,和其他江南水乡并无二致;走进一间间旧宅、庭院,才能体味南浔在一众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的奥秘。



清晨,南浔古镇景区写生的学生记录运河古镇美景。(沈勇强 摄)

传统江南厅堂与浪漫欧式建筑被高墙揽入一院,中式连廊铺设着进口釉面花纹地砖,工艺失传的法国蓝晶玻璃在木质窗棱上闪耀百年前的光辉……在当地商贾张氏旧宅建筑群内,中西合璧的艺术审美让游客啧啧称奇。

商贸往来中,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浔商逐步接受了西方文化艺术,并体现在生活中。东西方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南浔古镇的独有特色。

在南浔,浔商留下“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传奇。如今,人们不仅可以在此感受兼容并蓄的古镇气韵,更可体悟从商向善的家风文化。

在古镇最大的私家园林小莲庄内,坐落于廊榭亭阁间的叔苹奖学金展览馆引得游客驻足。20世纪30年代,由“四象”之一顾家创办的“叔苹奖学金”,一直延续至今,累计奖励学生近万人。“浔商百年,‘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气度与担当,让人感佩。”游客叶清兆有感而发。

有形的宅第园林与无形的文化精神得以保存,离不开当地的远见和定力。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南浔,坚持“没有想好之前坚决不动”的原则,留住了一个“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的古镇。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保存完好的南浔古镇作为运河遗产点之一,成为全国首个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

为打造“活着”的古镇,南浔在规划古镇时特地保留景区北部的居住功能。南浔古镇百间楼社区原党总支书记李剑平说,近年来,古镇5000余名原住民自愿以老房置换新房的方式迁出。对留下来的原住民,当地改善基础设施、允许屋内改造,让他们过上舒适的现代生活;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景区服务业,共享古镇发展红利。



夜幕降临,游客乘坐游船欣赏古镇灯光秀。(沈勇强 摄)

82岁的原住民陈锦林说:“古镇里还能见到沿街叫卖的菜贩,河边洗衣的居民,这里还保留着我们童年的记忆、亲情的味道。”

古镇是故乡人心中的乡愁,也是外乡人眼里的风景。这两年,退休后的上海游客汪锦良几乎每年都要来南浔住上些时日。“随着东大街重开、宝善河水系修复,古镇越来越美,人气也越来越高,但烟火气和人情味,是南浔不变的底色。”他说。

生活着的古镇,活态的文化。与小莲庄隔溪相望的嘉业堂,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富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这里不仅对外开放,馆内珍藏的雕版也发挥“余热”——雕版印刷传习基地的建立,让传统技艺在藏用之间被“唤醒”。

河岸随处可见的茶馆里,“南浔三道茶”——甜茶、咸茶和清茶三种茶品,向游客展示着南浔的待客文化和处世之道。70岁的朱国华经营的茶馆常常排起长队,“卖了十几年‘三道茶’不涨价,为的是让更多人知道南浔茶文化。”



每年一届的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在南浔古镇举行,来自各地的3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沈勇强 摄)

近年来,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古镇桨板公开赛、运河音乐节等活动,为南浔古镇注入了文化新“活水”。今年6月,第一次来南浔参加桨板公开赛的匈牙利选手丹尼尔感叹:“现代体育赛事与古镇的结合,赋予了古镇新活力和新可能。”



2024年“五一”假期,各地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景区游览。(沈勇强 摄)

2023年初,南浔古镇主动打开大门,向全球游客永久免票,与游客共享原味古镇。当年接待游客量达1235万人次,预计今年游客将突破2000万人次。

“南浔古镇正成为全区发展的‘发动机’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金名片’。” 南浔区委书记温建飞说,“未来,我们将以南浔古镇为引擎,推动区内双林、菱湖等古镇集群的复兴,继续做好‘保护先行、文化传承、活化利用’三篇文章。”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古镇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