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文化幻灯
  
多次闹复辟的波斯+巴列维王朝
  
发布时间: 2025-06-27 来源: 卞眼观天下   作者:卞洪登 浏览次数:147次
------------------------------------------------------------------------------------------------------------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成为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历史上把居鲁士大帝开创的波斯帝国称之为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被米底王国统治,后在居鲁士二世的领导下反抗米底,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王国,建立波斯帝国。

 

 

一、从波斯帝国兴起救赎犹太人说起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波斯帝国存续1000多年,从灭亡古巴比伦到成立波斯帝国以后,便和犹太人结成了一家亲。以色列第一次复国是在波斯帝国兴起,灭亡新古巴比伦王朝之后,获得新生的。当时推行自由民主的波斯君王,释放了4. 9万犹太人回到以色列,重新经略起自己的故土。而被犹太王后保护下来的三万多以色列人,最终成为与波斯杂居混血的臣民。

此后,居鲁士二世和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又先后攻灭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王国,扩大了波斯帝国疆域。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占色雷斯,波斯帝国疆域横跨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因此,留在波斯的犹太人,最后成了横跨三大洲的自由商人。从此之后,一簇世界各地走街串巷的犹太商人便成了全世界最神通广大的生意精。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

二、波斯帝国第一次被马其顿王国灭亡

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为征服希腊城邦,发动了波希战争,最终失败,消耗了波斯帝国综合国力,波斯帝国从此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征,进攻波斯帝国。衰败的波斯帝国一溃千里,丢失大片领土。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三、阿拉伯崛起第二次灭了波斯萨珊王朝

众所周知,由于犹大出卖了上帝耶稣,所以造物主就扶持了真主默罕默德带领亚伯拉罕另一个儿子后裔阿拉伯人,起兵东征了波斯帝国。那些长期被奴役的阿拉伯人左手拿着古兰经,右手拿着当时传言世界上最先进最锋利的阿拉伯刚刀,所向披靡的奔向波斯统治下的十六国念佛经的王朝。

后来,波斯皇帝被打死了,王子继承人卑路斯跑到姑姑嫁给唐朝皇帝的姑爷家搬兵,最后唐朝派出西域战神苏定方的关门弟子裴行俭大将军,带领波斯两个副将小王子一直打到中亚土库曼斯坦等地。最后因两位小王子相继去世没有继承人了。

中亚五国便自然成了唐王朝姑爷治下的新疆土了。这或许就是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母仪天下的福分。愣让大唐江山多出了三分之一西域领土,被迫代管了波斯帝国无主继承人的西域126个州府的新领地,成了收获波斯旧河山的新东家。这也是大唐盛世最多驿站达到4400个,最多疆土达到33,00万平方公里的原由。

四、成吉思汗孙子在波斯旧地建立起了伊尔汗国

阿拉伯王朝占领波斯16国之后不久,后面又来了东方战神家族的十万铁甲骑兵。他们在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指挥下战胜了中西亚各国强敌,最后在古波斯、阿拉伯帝国版图上成立了伊尔汗国。再往后成吉思汗儿孙内部矛盾激化,从而导致大元盛世和四大汗国内部开战相互厮杀,最终被明朝取代。旭烈兀镇守古波斯的伊尔汗国,最后被铁木尔帝国取代。再往后这块波斯故土上又诞生了横跨亚非欧的奥斯曼帝国。

五、俄罗斯短暂参呼到波斯复辟之事

在法特赫-阿里沙统治早期,俄罗斯帝国控制了古波斯领地格鲁吉亚。什叶派教士向法特赫-阿里施压,主张向俄罗斯发动战争,于是他在1804年远征格鲁吉亚。波斯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但随着俄罗斯向战场投入先进的武器和大炮,使没有配备大炮、装备较差的波斯卡扎尔王朝军队处于不利形势。在法国拿破仑崛起后,英国与卡扎尔王朝签订了军事协议。 

1808年,法国外交官克劳德·马蒂厄与同僚若贝尔及若阿南在法特赫-阿里沙的波斯宫廷。1809年,王储阿拔斯通过招降纳叛,组建了俄式新军“巴哈杜兰”。俄军于1813年入侵大不里士,波斯被迫与俄罗斯签订《古利斯坦条约》。

1827年5月,俄国的高加索总督伊万·帕斯克维奇入侵埃奇米阿津、纳希切万及阿巴萨巴德,10月1日进军埃里温。14天后,俄国将军叶里斯托夫进驻大不里士。这个地方就是现在伊朗的一个省所在地。再往后,沙俄被苏联取代,南部将波斯语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后来都改成了讲俄语国家。

六、巴列维王朝终结前将波斯改为伊朗

巴列维王朝,是伊朗父子君王礼萨汗(1925年-1941年在位)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41年-1979年在位)的执政年代,其统治伊朗期间使用的国号为伊朗帝国。

卡扎尔王朝因为英苏势力入侵波斯而变得衰弱,巴列维家族顺势推翻了卡扎尔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艾哈迈德沙·卡扎尔,艾哈迈德沙·卡扎尔退位,移居法国。国会伊朗伊斯兰会议在1925年12月12日召开制宪议会,宣布礼萨汗为波斯帝国统治者。1935年,礼萨汗通知外国使节将国家名称更改成为伊朗,伊朗为波斯古地名。

1979年,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迫流亡美国,巴列维王朝覆亡。

沙阿又自视为古伊朗帝王的后裔,他在1971年举行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又在1976年改用皇历,皇历以25世纪前波斯帝国成立开始计算。这些举措被视为是去伊斯兰化,导致更多的教士群起反对。

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终结了巴列维王朝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与法拉赫·巴列维在1979年1月16日离开伊朗。沙阿政府利用以色列犹太人组织的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镇压反对派,包括杀死了众多的霍梅尼人民党的党员。到1970年代中期,沙阿利用石油收益推行更大胆的改革措施,以冀实现白色革命,他的社会经济改革激怒了教士阶层,包括霍梅尼在内的宗教领袖将这些不满与伊斯兰教旨结合在一起,呼吁推翻沙阿及恢复伊斯兰传统,称之为伊斯兰革命。

1978至1979年间爆发的大规模起义使沙阿政府倒台。革命卫队解散了萨瓦克,以萨瓦马取代。沙阿逃离伊朗,先后在埃及、墨西哥、美国及巴拿马寻找治疗,最后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客人的身份与家人定居埃及。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逝世后,他的儿子礼萨·巴列维在不在场的情况下加冕为王,礼萨·巴列维与他的妻子和三名女儿当时居住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波托马克。

如今巴以战争,以及伊朗与以色列的仇敌关系,可以参考上述波斯帝国和巴列维王朝终结的演变历史全过程。

八、流亡美国王储想复辟波斯巴列维王朝

几天前,德黑兰的夜空再次被刺眼的火光照亮,呼啸而过的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城市上空划出令人窒息的轨迹。在这个国家陷入前所未有动荡的危急时刻,国际舆论和社交平台上突然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关于那个在上世纪被推翻的波斯帝国后裔。

流亡海外数十年的王位继承人礼萨·巴列维,意外地以极其引人注目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他在公开声明中掷地有声地宣布:"历史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这个曾经被革命浪潮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的王朝,在销声匿迹四十多年后,竟借着伊朗国内局势的剧烈动荡,重新成为全球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话题。

作为巴列维王朝的继承人,礼萨·巴列维所宣称的"恢复故土"是否仅仅是他政治诉求的表象?在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谋划?突如其来的空袭行动打破了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以色列发动的这场大规模军事打击完全出乎各方预料,德黑兰在这轮猛烈攻击下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九、多年积累的民怨有利于巴列维朝复辟

表面上看,当前的危机源于军事冲突和武力对抗,但究其根本,这是多年来积压的社会问题与日益扩大的政治分歧共同作用的结果。两年前那场席卷全国的民众抗争运动,其引发的社会震荡至今仍未完全平息,那些激烈的冲突场景依然清晰地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场震惊全国的事件悄然发生。马赫萨·阿米尼,这位来自库尔德地区的年轻女孩,仅仅22岁,却因为头巾的佩戴方式被认为不符合规定,遭到了道德警察的拘留。令人痛心的是,在警方看管期间,她突然离世,而官方给出的解释始终未能平息公众的质疑。

面对这场危机,时任总统莱希表现出了强硬立场。作为保守派的核心人物,他与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紧密配合,通过政教合一的强大力量,最终控制了动荡的局面。虽然过程中险象环生,但他们的铁腕手段确实达到了维稳目的。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如今时过境迁,莱希已经卸任,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改革倾向的佩泽希齐扬。这一权力交接本身就意味深长,暗示着伊朗政治格局正在经历某种不易察觉的转变。

十、巴列维王朝流亡者在美国遥控指挥

当德黑兰当局疲于应对各种突发危机时,一位长期淡出公众视野的关键人物突然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作为已故君主的直系后裔,年轻的礼萨·巴列维在帝国覆灭之时便被迫踏上了漫长的流亡之路。最近这位王位继承人频频现身各大媒体的采访镜头前,言语间充满了火药味,情绪激昂得近乎失控,更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表极具煽动性的宣言:"历史性的时刻已经到来,轮到我们站上舞台了!"

如今,他以王储的身份流亡定居在美国马里兰州的高级住宅区波托马克,举手投足间仍保持着王室特有的威严气质。

国际舆论近期开始聚焦这位流亡王子的最新动态,部分观察人士指出,礼萨·巴列维正在暗中积聚力量,静待国际局势与伊朗国内形势出现最佳契合点,以期实现重返德黑兰、重建君主政体的政治抱负。

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在伊朗社会扎根深厚,即便现有政权瓦解,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君主制会自动复兴。作为前王室后裔,礼萨虽然继承了巴列维王朝的血脉,但手中既没有成体系的政治团体支持,也不掌握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资源。

从现实角度来看更像是一种带有怀旧色彩的政治姿态,而非具备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在媒体访问中,这位流亡王子特别强调:"我的目标从来不是重新登上孔雀宝座,如果对国家有益,我愿意以精神领袖的身份协助完成政治转型。"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巴列维王朝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