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民俗幻灯
  
拉祜族原生态歌舞
  
发布时间: 2014-07-02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4297次
------------------------------------------------------------------------------------------------------------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依傍澜沧江而得名,是前稿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电影《芦笙恋歌》诞生的地方。在这里,生活着拉祜、汉、佤、哈尼、彝、傣、布朗、回等2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着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多样性、多类型、多风格、多符号、多元素交融共存的民间文学、音乐、歌舞艺术。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的老达保自然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然而这里的拉祜族原生态歌舞,却已经闻名遐迩。老达保村居住着94户446人,全是拉祜族。每当人们走进这个拉祜山寨,就会听到从古朴的干栏式拉祜掌楼房里传出悠扬的芦笙声和拉祜人淳朴的歌声。

    在老达保寨,是男人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是女人就会跳摆舞。目前,他们所掌握的 芦笙舞和摆舞有近100个套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 艺术感染力。记者在老达保采访发现,老达保人的多声部合唱曲调优美动听,歌词丰富多彩,演唱时手持吉他自伴奏、自演唱,用拉祜语生动表现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生产生活情景,加上合唱音乐的旋律和谐、朴实纯真、气势磅礴,显示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05年春节期间,老达保20名拉祜人走出了拉祜山寨,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参与录制“魅力12”《芦笙恋歌》节目,让拉祜人多声部合唱音乐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近年来,澜沧县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到2006年初,经普洱市市级专家委员会审议,有50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其中14个项目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包括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拉祜族芦笙舞、拉祜族芦笙工艺、拉祜族摆舞、南段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拉祜族葫芦节等。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老达保寨《牡帕密帕》的传承人李扎戈、李扎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到2008年1月,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民间舞蹈中。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拉祜族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