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国宝鉴赏
  
一把距今已2400多年的宝剑
  
发布时间: 2025-08-1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浏览次数:189次
------------------------------------------------------------------------------------------------------------

1965 年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藏着 2400 多年前的秘密。这把剑陪着 “卧薪尝胆” 的越王走过春秋,埋在地下两千年,挖出来时居然一点锈没有,20 层纸叠在一起,唰地一下就能划透。更奇的是,现代工匠想仿它,难如登天。

工艺世家出身的许光国,盯着这把剑着了迷。他琢磨了十几年,才总算仿出个像样的来,光克服的难关就有五个。 头一个难,是剑身的 “成分分家”。整把剑是一次铸出来的,可剑身和剑尖的成分居然不一样 —— 剑身偏软有韧性,剑尖却更硬更锋利。这就好比一块铁,既要能弯成圈,又要能削铁如泥。许光国没别的招,就是反复试,调了上百次铜锡比例,才终于让剑身在不同部位 “各怀绝技”。他说:“哪有什么巧办法?就是耐着性子磨。”

第二个坎,在剑柄的同心圆上。剑柄上绕着 11 圈圆,每圈之间只差 0.2 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圈里还有细密的绳纹。现代车床想车出这么匀的圈都费劲,古人居然靠手工做出来了。许光国也弃了机器,纯用手捏模具,烧了坏,坏了再烧,光模具就废了几十套。那些用车床批量做的仿品,看着规整,却没了古人手工的那股灵气。

再就是剑身上的菱形暗格。那些花纹像蛇鳞似的,摸着光溜,细看却层次分明。有人猜是用了化学镀技术,可这技术西方近代才出现,春秋时候哪来的?许光国偶然听说这可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泡在实验室里试了三年,愣是琢磨出一套 “硫化工艺”,让铜剑表面自然生出那层神秘花纹,跟原剑比,几乎能以假乱真。

第四个难题,是千年不腐的本事。这剑能存这么久,除了埋得深、裹得严,关键是剑身自带 “防腐层”。许光国花了五年,试过几十种配方,才调出一种以铬为主的 “保护膜”,涂在仿品上,总算能挡住潮气和锈迹。 最后一道关,是剑身上的八个鸟篆字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字弯弯曲曲像飞鸟,难的不是写,是怎么 “刻” 到硬邦邦的青铜上。许光国学古人用 “失蜡法”:先用蜡雕出字,裹上泥烧成模子,再往模子里灌铜水,蜡化了,字就稳稳地留在剑身上了。

可想而知当时越国的造剑技术水平真的是名不虚传,代表当时中国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在此不得不为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点赞,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感谢你们的阅读,小编每天都期待能看到你们阅读的足迹。为了能写出你们喜欢的文章,如果有什么建议可以向小编提出,小编也欢迎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我们下次再约咯!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宝剑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