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5000文化网>>中医养生 |
 |
|
|
为何女性要特别加强养阴补血?
|
|
发布时间:
2025-07-22
|
来源:
脾胃科李树斌
作者: |
浏览次数:987次 |
------------------------------------------------------------------------------------------------------------ |
人们常说“男女有别”。性别差异,造成男女间很多相异处。其中,最大差异即是阴阳之别。中医说“男为阳,女为阴”。男性禀阳刚之气而生,外形体魄远比女子健壮;女性禀度柔之气而生,形体偏于苗条小巧。阴阳之别决定男女补益方向的迥异,女人就该“养阴补血”。
“阴”是女人先天之本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中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意思是,女性生来就“气有余,而血不足”。相对于男性,女性气更盛,但血就虚。这就是为什么女性都爱发脾气的原因吧。
由于两者之间天然上的差异,所以,在补益方面也是不同的。男性更注重与补气,而女性更注重于补血。此外,加上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女性会经历4个最易耗损血液的阶段,比方说月经、怀孕、生产、哺乳,经常失血,相对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
女性若是气血不足的话,会怎么样?
1、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都有可能是气血不足所引起。
3、血为发之余,头发干枯、掉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意味着气血不足。
4、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代表气血不足。
若是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那多半就要开始补气血了。黄帝内经有讲,虚则补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食疗的方式,来补气血是最为稳妥的。在此介绍一些食材有益调经养血,适当将“滋补养血”药食加入料理当中,让你的气色越来越好。
食补:多吃富含“造血”功能的食物,如红枣、莲子、红糖、红豆、核桃、黑芝麻、胡桃、龙眼、荔枝、乌骨鸡、鸡肉、鸡蛋、猪血、猪肝、黄鳝(鳝鱼)、海参、菠菜、胡萝卜等。
药养:滋补养血的药材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党参、黄耆、熟地、何首乌、枸杞、淮山、阿胶、丹参、玫瑰花等。用它们搭配具造血功能的食材,可制作出美味补血的药膳。
最后,分享3个食疗方,助你滋阴补血
1、荔枝粥——养肝健脾、理气安神
材料:荔枝果肉10克,白米100克,调味料:白糖少许
作法
①将荔枝去壳取肉,与白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
②待熟时,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
2、当归补血茶
材料:当归、红枣、桂圆、枸杞
做法:所有药材洗净后一起入锅同煮,加适量水煲制15分钟即可。
适用症状:血虚经痛,面色无华。
3、五红汤——补气养血
做法:大枣、红豆、红皮花生各取30g,枸杞取15g。将红豆提前浸泡2小时,大枣洗净后掰开去核,枸杞清洗干净备用。锅内放入红豆及适量的水,熬至基本成熟时放入花生、大枣、枸杞,待食材全部软烂后再放入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这碗五红汤由红豆、大枣、红皮花生、枸杞、红糖5种红色食材组成,是经典的补气养血食疗方,经常喝一碗,能扶正补虚,让气色越来越好,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佳。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并不能代替药物,仅仅是作为日常养生调理。若身体不适,建议还是及时就诊,因为中医调治讲究辨证施治,就算是食疗,也是需要对症,所以食用之前,最好还是咨询一下医师。
|
------------------------------------------------------------------------------------------------------------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养阴补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