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民间淘宝
  
暑期开启文博热“加强版” 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发布时间: 2025-04-09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浏览次数:966次
------------------------------------------------------------------------------------------------------------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题:暑期开启文博热“加强版” 中华文化展现强大吸引力

新华社记者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苏州博物馆加场夜游活动……暑期刚至,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中国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国家文物局不久前发布通知,提倡博物馆适当延长开放时间、“非必要不预约”。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三星堆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多地博物馆纷纷延时开放,并通过开设夜游、沉浸游、体验游等多种形式,让游客更便利、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对历史文化十分痴迷的李铖,每到一座城市必先参观当地博物馆。参加完高考的这个暑假,他和母亲姚雪从内蒙古到成都旅游。

“我们‘见缝插针’安排参观行程,第一站就是收藏有太阳神鸟金饰等珍贵文物的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姚雪说,他们还准备前往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参观。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游客们在观赏、拍摄太阳神鸟金饰(7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

在太阳神鸟金饰所在展厅,参观者把这件“镇馆之宝”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就有正在西南财经大学参加短期课程的新加坡大学生杰伊。

“中国历史厚重、文化多样。学习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十分有趣。”她对记者说,希望更多了解成都,包括这座城市的形象标识——太阳神鸟。她了解到,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暑期文博游涌动的人群中,有很多和杰伊一样远道而来打卡“中国游”的外国人。在苏州博物馆看到中国春秋时期的精美青铜剑展品,美国青年埃萨特·布科连连赞叹:“第一次到苏州,但我已成为这里的超级粉丝。”

中华五千年文明正在成为中国作为国际旅游主要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的主要目的。

截至目前,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已增至37个,今年上半年外国人来华数量同比攀升152.7%。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各大博物馆“各显神通”,持续提升观众观展体验。

故宫博物院上新《故宫展览》App,只需指尖轻点,便能“空降”到故宫“殿堂”;三星堆博物馆引入数字化展示系统,参观者可以借助高科技和古蜀文化互动,沉浸式体验古老而神秘的三星堆文明;苏州博物馆推出了“拙政问雅·夜苏博Plus版”夜游活动,游客可以凉凉快快地享受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之美。



    7月14日,在江苏省镇江博物馆,江苏大学志愿者为小朋友介绍文物。新华社发(石玉成 摄)

广受欢迎的“常博奇妙夜”活动今年暑期推出了全线开放的夜赏、非遗剧目的夜演、以“解谜”为主的夜游、与知名科普作家面对面的夜读等一系列夜间专场活动。

“博物馆夜游不仅让夜生活更加多彩,还让孩子徜徉在文博的海洋中,学到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带孩子来体验“常博奇妙夜”活动的常州市民刘国庆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经验的丰富,文旅融合已成趋势,以文化、历史为标识的文博场馆、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广大游客的“必选项”。

勾栏瓦肆中的民间绝活,蹴鞠现场的阵阵叫好,大型演出现场的战马啾啾……八朝古都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重现宋朝的市井生活、建筑风貌。

这个以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大型主题公园,暑期推出了宋“潮”你最美·清凉泼水秀、大型沉浸式夜间马战《岳飞·郾城大捷》等系列特色演出,每日最高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游客在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观看民俗表演(6月27日摄)。新华社发(受访者供图)

中国目前有北京、南京、杭州、苏州、开封、正定、曲阜等140多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城市实施了大规模历史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打造出一座座“超大的城市博物馆”。

“了解一座城市,先走进博物馆”是时下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共识。“文博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热”,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包括海外游客对中华文化的好奇与探求。

“外国游客来中国,不仅要看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的历史人文,还要体验发达的高铁和充满烟火气的美食街。中华文化正对各国游客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戴斌说。

目前,中国有57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截至2023年,中国拥有6833家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2亿人次。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文博热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