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四季养生
  
明日惊蛰惊蛰有“三怕”
  
发布时间: 2025-03-24 来源: 农民的小帮手   作者: 浏览次数:1008次
------------------------------------------------------------------------------------------------------------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到了惊蛰时节,气温回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此时,农作物生长进入关键时期,农事活动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关于惊蛰,民间有多种说法,比如惊蛰当天有“三怕”,以及惊蛰当天要“三做三不做”等等习俗和禁忌。

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一个正常的节气,为何还有那么多的讲究呢?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和大家说说这些事。

先说惊蛰“三怕”

第一怕:怕惊蛰不下雨

雨水对于惊蛰时节的农作物来说很重要,农谚有说“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表达的就是这样意思。

在过去,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灌溉技术落后,农事活动在很大程度上 “靠天吃饭”。惊蛰期间的降雨,就像是一场 “及时雨”,能直接为农作物生长补充所需水分。

比如对于刚刚返青的冬小麦而言,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而且,雨水还能湿润土壤,有助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供农作物吸收利用。

如果惊蛰时节没有降雨,土壤容易干旱板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为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害虫的繁殖和生存。

第二怕:怕惊蛰温度低

惊蛰一般在 3 月上旬,这个时期既是春管的高峰期,也是春耕的关键时期。此时,许多农作物对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以小麦为例,正处于返青期,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麦苗的快速返青和分蘖。一般来说,小麦返青的适宜温度在 3 - 5℃左右,如果遭遇低温天气,小麦的生长速度就会明显减缓,甚至可能会受到冻害。

对于春玉米、春大豆等春播作物来说,惊蛰期间也是播种的重要时段,适宜的温度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关键条件。如果温度过低,种子的发芽速度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烂种、烂芽的现象,不仅会延误农时,还会增加种植成本。

第三怕:怕惊蛰不打雷

农谚说“惊蛰闻雷响,谷米贱似泥” ,惊蛰打雷对农作物生长也有一定的意义。

春雷的震动(预示着下雨)能打破土壤的板结状态,使土壤更加疏松,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呼吸。

同时,打雷往往伴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湿度的增加,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能让农作物更加茁壮地生长。

在过去,人们依据打雷这一自然现象来判断当年的农业收成,听到春雷响,心里就会踏实许多,觉得这一年的庄稼有了好的盼头。如果惊蛰时节没有打雷,人们会担心农作物生长缺少足够的 “助力”,收成可能会受到影响。

再说惊蛰“三做”

其一,惊蛰当天炒豆

炒豆习俗主要流行于种植春大豆的地区。在过去,农户们自己留种,经过一个冬天的存放,种子是否被虫蛀或变质难以判断。

于是,农户们会拿出一小部分豆子进行翻炒,如果是好种子,受热后会炸裂,而被虫蛀的种子则不会。通过观察炸裂豆子的数量,农户们就能判断种子的质量,决定是否适合种植。

如今,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户们大多直接购买种子,炒豆习俗逐渐淡化,但还有一些地方,流传着该习俗。

其二,熏虫

熏虫也是惊蛰当天要做的事情之一,随着惊蛰的到来,蛰伏的虫子纷纷苏醒,家中和粮食中容易出现虫、鼠、蚁等害虫。

为了减少害虫的危害,人们会在惊蛰这天,拿着燃烧的香条或艾草,在家中的墙缝、角落以及存放粮食的地方熏烤。

艾草具有特殊的气味,能够驱赶害虫,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实际情况来看,熏艾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害虫的数量,保障卫生和粮食安全。

其三,惊蛰当天吃梨

吃梨是惊蛰时节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关于惊蛰吃梨,有多种说法。

从谐音角度来看,“梨” 谐音 “离”,惊蛰后害虫开始活动,吃梨寓意着远离虫害,祈愿庄稼免受病虫害侵扰,获得丰收。

另外,惊蛰时节,气温回升,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梨水分充足,具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的功效,能够帮助人们补充水分,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还有朋友会将梨切块与冰糖、银耳等一起炖煮。

最后说“三不做”

1、不要过度运动

惊蛰后,万物复苏,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但是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出汗会损伤人体阳气。此外,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在中午气温过高时进行运动,以免中暑。

2、不要熬夜

随着气温升高,白天时间逐渐变长,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能够使肺气得到舒展。

同时,惊蛰时节昼夜温差较大,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应遵循 “春捂秋冻” 的原则,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细菌、病毒滋生。

3、少吃酸性食物

饮食方面,应遵循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的原则。惊蛰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人体肝气开始旺盛,而肝气过旺容易克脾土。

因此,饮食上要少吃酸性食物,多吃一些甘甜的食物,如山药、大枣、小米、南瓜等,以健脾益胃,增强脾胃功能。

同时,惊蛰时节气候干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蔬菜水果,如梨、菠菜、芹菜等。

看到这,综合上述内容,相信大家对于惊蛰节气“三怕”,以及“三做三不做”,有了一定的了解。

明天就是惊蛰节气了,问问大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惊蛰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