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夏5000文化网>>养生文化
  
喝茶和禅茶两种茶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4-11-29 来源: 众播生活   作者: 浏览次数:1764次
------------------------------------------------------------------------------------------------------------

有人说,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文人饮茶则是一种文化。私以为,茶有只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花”,对于生活越加考究的现代人来说,两者兼有才合适。一杯茶分三口喝,一口试茶温,二口闻茶香,三口细细啜饮。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一切尽在不言中。

从小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感悟人生百味,画中的古人,或是松间竹下弹琴细啜,或是僧寮道院砍柴小饮,或是书房客厅搁笔慢呷。不比喝酒,喝茶少有豪饮,更多的时候是浅尝辄止,不如说喝茶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如要四季都能品上这一口芬芳,则要善于藏茶,而藏茶,关乎于器。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 “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看来,潮湿的确是茶叶的大敌。

宋人最为讲究,《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用草灰将茶罐完全覆盖,每次如珍藏的宝物一样,取出一点使用,再赶紧封上。惜物的宋人对这几瓣绿叶,动了真情。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评价藏茶之法说:“收藏宜用磁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周厚箬,中则贮茶,须极燥极新,专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岁易。”典雅温润的青瓷,细腻如脂的白瓷,浑厚老道的黑瓷,无论饮茶还是藏茶,茶似乎总是出现在瓷器的身后,如影随形。藏茶用瓷器而非金属与木器,最大限度地将娇弱的茶叶与湿气隔绝开来,同时还增加了取茶时的雅趣,茶与瓷,就在这部漫长的饮茶史中,浑然天成。若只论喝茶,大碗可以,玻璃杯也行,图的就是一个解渴尽兴。若要论禅茶,那就怎么复杂怎么来,怎么美观怎么来,别人看得惯看不惯别太在意,钟情于自己,钟情于自己的爱好,半点毛病都没有!

------------------------------------------------------------------------------------------------------------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文关键字:喝茶 禅茶

友情链接

篆刻艺术网    西冷印社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经纬网    江苏书画家网    美术中国    里外艺术网    书法屋论坛    中国国家画院    书画电视频道    中国画家网    大公艺术网    人民美术网    99字画网    中国花鸟画网    中华文房四宝网    中国书法家网    中国画坛网    书艺公社    博宝国画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九州书画网    北京国画艺术网    中国书画网    翰墨书画网    成功书画家网    九九艺术网    美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    月雅书画中国    出山网
客户服务: 收藏 养生 书画      电话:010-67187986 010-67193911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首页广告费用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华夏五千网 京ICP备09036834号-3